第22章(2 / 2)

春深日暖 怀愫 3918 字 16天前

徐娘子一来先是笑:“你可算得了空,我都等了你几日了,怎的,这个富家太太不好当吧。”说着拿了滚茶捂手:“今年倒比往年更冷着些了,雪都下了两场,还都不化,你家的那个茶叶生意要旺呢。”

秀娘待要再叫梅姐儿把灶下蒸笼里的粉糕拿出来,唇还未启就又作罢,自家一面应声一面切了糕来:“可不是呢,这几日正在兴头上,有模有样儿的念几句瑞雪兆丰年,就跟那酸秀才似的。”

徐娘子一通笑,挑了块糕儿送到嘴里,才咬一口里头的玫瑰酱便溢出来,她急急拿手托了,吸溜了酱赞道:“这糕蒸得比点心铺子出来的还强些,明儿入你一股,跟你一道开个铺子赚体己钱。”

这糕是拿新下的糯米磨成粉,用的又是足料的玫瑰酱,刚出笼还带着热气,咬一口满嘴都是玫瑰酱的香甜,无怪好吃,蓉姐儿挨在徐娘子身边,拿两只手摇她的裙子,徐娘子“哎哟”一声:“倒忘了你。”拿起一个给吹了吹叫蓉姐儿拿了,小口小口咬着吃。

两人说了一回话,秀娘才把那绸拿了给徐娘子:“我那一件已上过身,是旧物了,偏巧有一匹花色相像的,便拿了出来送给姐姐。”

徐娘子推了不肯要:“这匹绸能值多少银子,怎的,你富了就扮那散财童子了。”说着喝一口橄榄茶,把那枚浸橄榄捞出来吃了:“街里街坊的哪要这些个礼,再这般客气,我怎么好意思上门来。”

秀娘拉扯了一回见她不收,才把话透给她听:“原是想叫姐姐多看顾蓉姐儿,等今年收了茶,四郎要到外头置铺子去的,身边没人打理怎成,我便想跟了去呢。”

徐娘子听了一惊,转念一想又是这个理,拿手指头刮了杯子:“倒可怜她小人儿离了娘,你这去了,便把她搁到哪儿心里都要记挂,也罢,不过就这几步路,我常替你去瞧她便是,你那个小姑子,又要怎办?”

“说不得也只好叫她回娘家去。”这又是另一桩秀娘头痛的事,梅姐儿好容易家来,还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,再叫她到朱氏眼皮子底下过活,怎么也不肯的。

“她那几个姐姐,竟不肯应承?”徐娘子啐了一口:“就只占便宜的时候是亲戚,轮到要担肩挑重担了,一个二个都不肯出头。”

槿娘是怎么也不肯的,桂娘家又是这般模样,纪二郎是个藏奸的,再不能把梅姐儿放在她那儿,杏娘又是个只顾自家门前雪的人,打小就叫抱养出去,跟梅姐儿哪有姐妹情谊。

这三个都不行,便只有住回王老爷那儿了,秀娘叹了一声,待送走了徐娘子,她到梅姐儿屋里,见她桌上摆了各色彩料,正拿画眉毛的的笔在纸上画美人图。

秀娘说不出个所以然,却能评得出好歹,看见她一笔笔在勾勒美人的头发,一条条细细的描出来,这个美人头上还带了花钿。

“倒是越发画得好了。”梅姐儿没甚爱好,便只这一样怎么也不厌,无事便呆在屋里描画,原是绣花样子上的花鸟鱼虫,无天无地的一丛花儿一株树,也不知花了多少,一张载开来的纸从角落到正中,满满当当画的全是,叫桃姐儿一把火烧了去,新得的册子,再不肯当着人拿出来了。

“嫂嫂。”她听见秀娘进来把笔搁了,秀娘也不坐:“我正预备裁衣裳,有几块料子倒衬你,你来瞧瞧。”说着带她到屋里,因着节前先做了袄裙外袍,这一回便不给她做冬衣,只拿一匹银红的出来给她做裙子,还有比甲外衫儿,一应都全了。

从春天一直盘到冬天,平日里一季两件衣裳的做,这回一气儿要给她做十件,梅姐儿便是再蠢也觉出不对来:“嫂嫂,这是怎的了?”说着眼泪就要掉出来。

秀娘赶紧止住了她:“为着你哥哥要在外头置铺子,我得跟了去料理,这一回四季衣裳不劳动了她们给你裁,也免得不如你意还吃她们说嘴,再一个,你既去了少不得一日三餐,这一回嫂嫂带了你去,也给包上餐费,你有个甚想吃的,只管说了。”

梅姐儿还是拿袖子遮住脸哭,两只眼儿红通通,蓉姐儿从外间进来,见她挡了脸,从她袖子底下钻过去,瞪大了眼儿“哇”一声,原想唬她一下,一看她竟哭了,缩回身子,大眼睛直往秀娘身上看,趿着家常的毛鞋子往后拖,到了门边叫一声大白,猫儿半个身子正团在窝里晒太阳,听见叫它只动一动耳朵,蓉姐儿抱了它躲回自己屋里去了。

秀娘找了紫帽儿街有名的戴裁缝来,带了小徒弟量了身,把布绸包了带回去,统共二十件衣裳,秀娘自家只得五件,绸的布的混在一处做,支了四两银子的工费,叫清明前头送了来。

戴裁缝点头哈腰,给蓉姐儿量身也不用小徒弟,自己弯了腰,还不住的蓉姐儿说话逗她:“给姑娘的腰封上绣一只蝶,跟裙子上的花正好配上了。”

蓉姐儿喜欢家里来人,咯咯咯的笑出声儿,还指了大白问:“它能不能穿衣裳的?”

“哪有猫儿穿衣裳的,赶紧立直了叫裁缝量腰。”秀娘量完了裙长,又跟戴裁缝说:“给她的裙子里头包个边儿,等再长的高些好放长了穿。”

除了做女人们的,给王四郎算盘两个也裁了些,戴裁缝不意竟接了这一笔大生意,新衣新裳全在年前做完了,这才刚过了年又算是开年头一笔,给他发了利市的,脸上赔尽了笑,带着徒弟回去就开了工。

这一头秀娘打理女儿小姑的衣裳器具,那一头王四郎乘了船到了王家塘,先把带的礼到族长叔伯家里分送分送。

王大郎从来没到过王老爷的家乡,也不知王四郎这一回是来走亲戚的,等再要推又已上了船,他一路尴尬着,王四郎只作不知,进了门儿便一路叔叔伯伯的叫了,有的还磕了头拜年,奉上礼坐到下首同人说话。

他身上这一件皮衣后头又跟了小厮,还拎了这许多的礼,便是村中原不信他发达的人,也知道他这回是真的大发了,又是留茶又是留饭。

王四郎是这些人的座上宾,王大郎却被他们看得同小厮一样儿,给一碗茶便不再理,王大郎又不能如在泺水江州似的,把王老爷的名字叫出口,灰溜溜的垂了头喝茶,只盼着旁人不理会他才好。

可王四郎偏不如了他的意,到了亲大伯家里,拜完了年招手道:“这一个也算是咱们兄弟了。”伯伯家里自有儿子,几个堂兄堂弟也都走的近,拿眼一扫就知道是那边那一个。

大伯与王老爷长得倒有八成想像,都是圆头圆身子,柱了拐杖咳嗽一声:“是族里哪家的?上来两步,我瞧一瞧。”王大郎一脸尴尬笑意,上去胡乱作了揖,大伯不乐意了:“啧,四郎都拜过了,你怎的不拜?”

大伯家里并未分家,那几个堂兄堂弟还有他们的媳妇一并住在一个院里的,会来事的把眼一瞅,心里啐了一口:“想是不乐意拜您呢,爹,您眼睛花了,这哪里是族里的,不姓个王呢。”

王大郎紫涨了面皮,胸口忍着一口气候,王四郎只搭了手不言语,他又不好转头就走。王大郎一直指望着王老爷能松这个口,把他记到族谱上头,好叫他名正言顺的成了王老爷的儿子,往后得一份子家产。

他原来在外头到处宣扬自己是王老爷的儿子,也有知情的背后耻笑他,可当了面了给他没脸这还是头一遭。到了王家塘更没人认他,大伯也不是真个眼浊了瞧不清,朱氏自嫁了王老爷,便少回来拜祖先,村子里去镇上办事的,她也只按排一顿饭,不叫人住在家里。

乡下人规矩大,进了门再出来便是不给他脸,回来把她说个臭死,朱氏的名气在泺水刚刚臭起来,在王家塘那是从未好过。

王四郎听了这一声比吃了仙丹还要受用,心里乐开了,脸上还要做假,带着他们告辞了,大伯还要拦:“家里吃了饭啊。”

“好,我先去瞧瞧我娘。”王四郎一句才说完,王大郎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,气不打一处来,待想掉头就走又一文钱没捞着,竟真个跟着王四郎到了他娘坟前。

算盘点了一柱香,王四郎捏在手里下拜,猛得磕上十多个头:“娘,儿子如今发达了,来日给您动土造屋,差人给你修屋子住,再不叫它漏风漏雨。”

王大郎袖了手立得远远的,有人经过还背转了脸去,他心里把王四郎骂了又骂,又埋怨朱氏叫他来跟着受这般委屈,看见“先妣王门吴氏之墓”这几个字啐上一口,肚里骂了一句死鬼。

眼见王四郎还跪在那儿对着块石板嘀嘀咕咕个没完,翻了个白眼拿脚去勾地上的黄草皮,不防竟勾着一根凸在外头的树根,眼看就要往后栽倒,手虚扶住树杆向前倾,一把抓在了树杆上的冰渣子上,向着王四郎亲娘的墓碑狠狠摔了个嘴啃泥。

☆、第42章 失茶园蓉姐留守(捉)

刚过年关还未及元宵,高大郎就登门告知王四郎帮他相看好了茶园子,他一进门就抱了蓉姐儿左右脸蛋各香一口,惹的蓉姐儿又叫又推,大白拿爪子“滋拉”一下抓破了他的绸裤。

等他放下蓉姐跳了脚看自家的裤子,老长老长一道开口,暗花都给拉破了,蓉姐儿知道大白闯了祸,招手带它跑出门去,敲开了徐家大门,躲到里头去了。

秀娘叫了两声她只不肯回来,高大郎摆了手:“无事无事,我是来报喜的。”他乡下那些田农们送年礼来给他的时候闻说一桩事。

靠着南山后靠了大石山有一个茶村,里头有个茶园要出卖,那主人家原是个积年的老茶农,辛辛苦苦开半片山路种了白茶,先是一亩,再是十亩,到如今已有一百亩地,半座山都是他的茶园子。

父辈艰难挣得这一份家业,到了儿子手里半分也不吝惜,因为茶价连年增高,手里余钱多了,便在镇上讨了一房外室,置屋置院,又是头面又是新衣,一箱箱流水一样往宅子里头搬。

行院里出身有多少是懂得持家的,原有几个院中的相好都是镇上富户,那不肖子还以为搭上一条富贵路,哪里知道同旁人做了一场襟兄弟,还把个粉头当成宝,家里的妻子倒放着不顾,日日只在粉头这里留恋不返。

那些富户闲时爱取乐,专打些叶子戏或推个牌九或赌个色子,他为着要跻身进去,也同他们一道玩耍,那些人的本钱翻他几个倍还不止,一来二去上了瘾,他们不聚,不肖子就自个儿跑到赌坊里头耍了玩,头回二回赢了钱,再往后便没这么好的时运,这个赌字一沾身,哪里还能全须全尾的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