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节(2 / 2)

荣锦路 漫漫行 3454 字 3天前

“我知道了, 进来替我更衣吧。”沈皎听到后, 脸色不变。她知道这个时候,天和帝叫她过去,一定是知道了燕王的事情。叫她过去, 一是商议此事, 二却是想要找个人倾诉一下了。

正如沈皎所想的那样,在到达紫宸宫中之后, 天和帝确实先是和沈皎感叹了一下自己的这两个不孝儿子, 说一下自己内心的伤心。

“朕自觉自己待燕王也是不薄的。即便是在王家倒台, 废除王氏后,朕也不曾亏待于他,将他交与无子的宫妃抚养,宫中也是没有人怠慢于他。”

“比起勇王, 朕念他年幼,没有因王家的事情迁怒于他, 没有让他幽禁在宫中,也没有在爵位上亏待于他,封地也是正常皇子的份例, 半点也不差。”

王家倒台之后,勇王就几乎是形同被废, 被幽禁在勇王府中,连宫宴都很少参加。过年过节的赏赐,也是比以往少了不少。昔日意气风发的勇王,如今只能在府中颓废到每日醉酒过日。比起勇王,燕王的待遇却是十分不错的。

沈皎对于天和帝的怒气是清楚的。其实天和帝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是有慈父的心思的,对勇王如此态度,未尝不是在保护他。勇王已经成年立家,但是脾气性情却是暴躁易怒,没有成为储君的可能,但是之前有王家支持的勇王,却是十分有夺嫡心思的。

当年朝堂上的勇王,比现在的晋王给太子的压力更大。勇王有强势的母族,自己身上又有着战功,这些都是现在的晋王所不及的。并且勇王和晋王不同,晋王是自己蠢,没有自知之明,自大傲慢,但是却将自己装得礼贤下士,平易近人。稍微还给自己包装一下,但是勇王却是连装都不愿意装,在朝堂上傲慢自大,什么人都不放在眼中。

特别是对于文官,勇王和王家人一样,因着身上有战功,武将出身,对于文官十分看不起身边的拥护者也多是王家这样的武官。所以当时得罪了不少朝臣,再加上自大的对太子爷十分不敬,所以也是将太子得罪的不轻。

其实,天和帝这样将勇王厌弃的态度,就是将其遗弃在朝堂之外,勇王再也做不得死。以后太子登基,这么多年,这些事情也就成了老黄历了,太子也不会在意,特意为难勇王了。

再者,虽然天和帝对勇王的态度和以往大不相同,但是每年过年过节该有的赏赐还是有的,未曾将其遗忘。

天和帝对于勇王都是如此态度,更何况对于燕王了。虽然是打着用燕王扶持晋王做太子磨刀石的功效,但是对燕王真的是从没有过半分苛待,更是给了其进入朝堂议事的资格。

就现在的现状来说,天和帝没有半点对不起燕王的地方。一个母家为罪臣的皇子,能有现在的待遇,真的是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多的。

就现在这个态度,换来的却是燕王明知晋王意欲刺杀天和帝,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隐瞒不报。这是和晋王一般寒了天和帝的心了。

“如今,朕换来的都是什么?是他知情不报,为了他的那些个私心,不顾朕的生死。”天和帝说道这,语气悲哀:“也不知是朕这个父皇做得太失败,还是这一个个都是逆子,这龙椅的太吸引人了。”

“皇舅舅不要如此之想。”沈皎看着天和帝的样子,连忙劝道:“您不止有晋王和燕王两个皇子,您岂能以偏概全。先不说太子,便是韩王,自幼也没有被优待,如今却也是跟在太子身边,全心全意地为朝廷效力。”

“这倒是的。”听到沈皎提起韩王,年少时很少受自己喜爱的八子,天和帝的眼中倒是露出一丝温和来,“他和宁妃倒是安守本分,知恩图报的性子。这些年,皇后对老八和宁妃照顾颇多,如今老八和老七一样,也是一直跟在太子身边帮衬。不过,倒是忠正柄直的性子,这两年在御史台,也是有一参一的,是个好孩子。”

前两年,宫中一次妃嫔的大进位中,原本的恭嫔,被卫皇后进言,晋位为妃位,并且封号也从“恭”换为寓意好一些的“宁”字。

沈皎见天和帝这么说,心情也不像之前那样低沉了,心中放下不少。可是这时,天和帝的一句话,却是让沈皎震惊了,若不是她事先坐下,定然维持不住自己的身子。

“朕已经将晋王的事情告诉了太子,朕便是要看看太子会是和反应,是忠君敬父,来跟朕禀报,还是和燕王一样。”

“如今,想必太子已经得到消息了,再等上一等,便知道太子的心思究竟是什么了。”天和帝平静地说道,仿佛是说着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。

“好了,今日你也不着急回去,这两日便在宫中安置吧,一块儿陪朕在一起,等等消息。皇后那里朕也让人通知了,一会儿你也过去请个安,自打你出去这两个月,皇后天天惦念你。”

“是,元嘉一会儿就去给皇舅母请安。”沈皎听到天和帝这么说,也知道这两日,估计一直到晋王的事情结束后,都不会出皇宫了。

“只是,烦请皇舅舅派人告知阿爹阿娘一声,另外我书房中还有一些东西,烦请皇舅舅让人取来。”虽是在皇宫中,但是这个奏疏还是要好好写得,晋王之事了结后,她的事情便会开始了。这个时候,她不可能因为晋王的事情,忽视自己的大事。再者,晋王之事,天和帝已经有了决断,沈家她也已经安排好了,她若是再在这个事情上耗费精力,便是因小失大了。

至于太子,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。不过,她相信太子应该会做出正确的决断。

“这些一会儿暗彦就会给你送来。”天和帝道。

之后,沈皎和天和帝讨论了关于对待晋王这八百私兵的处置方法,和两日后天和帝的安排。

而此时的太子府中,气氛却是异常的凝重。

第230章 顾虑

东宫

太子坐在主坐上, 静默不语, 双眉皱起, 眼中凝重。

下方坐着的不是别人, 正是当朝宰辅, 太子的外祖父卫逊。

“太子在犹豫什么?”比起太子的愁眉不展, 焦躁难安,年过半百的卫逊倒非常从容。

“外祖父,晋王谋反之事, 孤到底应不应该现在禀明父皇?外祖父可有高见?”太子问道。

“太子心中想必已经有了主意, 何必来问老臣?”卫逊没有直接回答,他知道, 太子叫他前来, 心中不可能没有主意。太子可不是之前的勇王, 更不是现在的晋王,太子从小聪慧豁达,长大后更是有其父天和帝的风范,是一位英主, 对于这么大的事情,心中不可能没有主意, 只是在犹豫罢了。

“外祖父知道,若不是此事事关重大,不能踏错一步, 孤也不会劳您过府商议。”太子叹了一口气道。平日里,卫逊是内阁宰辅第一人, 位高权重,也是他至亲的外祖父,虽然世人皆知卫家是他的母家,卫家站在他这边,但是卫逊和他之间,一个首辅,一个太子,为了不让天和帝猜忌,两人终究是避嫌居多,私下里的来往并不多。

他和卫家的往来,之前主要是和卫赜,亦或者是他舅父那一辈的人,这样既是人之常情,也不惹天和帝的眼。所以,这么多年,他私下里请卫逊这个外祖父的时候却是寥寥无几。这次若不是事情紧急,又事关重大,不得走漏风声,而他又一时拿不定主意,不然也是不会选择直接和卫逊见面的。

对于这一点,卫逊也是知道的。今日听到来人说,太子请他过府,他当时也是一愣,却也是知道有大事发生了。事情果然如此,晋王谋逆之事被太子得知,这样的大事,大得让他这个在朝堂上沉浮多年的人,都是有些震惊的。

太子心中犹豫的原因,他也能够猜出一二。心中叹了一口气,这个时候,太子可不能踏错路,不然这么多年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。

“老臣有一问,还望太子据实以告。”卫逊拱手道。

“外祖父请问。”太子见卫逊不打太极了,连忙应道:“您但问无妨,孤定然据实相告。”

“晋王谋逆之事,殿下可是能够确定消息无误?”卫逊问道。至于这个消息是怎么来的,卫逊并没有问,太子又不是糊涂的性子,这样重大的消息断不可能不核实再三,就信以为真。所以,这渠道估计也不止一个,太子得知消息的渠道,是太子自己的私事,他们便是再是一条船上的人,他便再是外祖父,也不能打听。毕竟,太子才是君。

“这是自然,孤已经派人核实,确实是真的。”太子肯定道:“外祖父是知道孤的,孤不可能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。”

“这个老臣自然是信的。那么老臣再问,太子可愿让晋王的谋逆得逞?”卫逊再次拱手问道。

对于卫逊这样近乎于愚蠢的问题,太子倒是没有生气,他知道卫逊这么问定然有别得深意,只是道:“外祖父何必和孤兜圈子,直说便是。”

但是对于卫逊的问题,太子却是认真地答了:“孤自小是由父皇亲自教养长大,孤这身处理朝政的本事,也多是来自父皇。父皇继位后,亦是没有犹豫地直接立孤为太子。这些年,虽说先后出了勇王,到如今的晋王,以后还可能有燕王和孤争,但是这些年,再任何事情上,这些人从未越过孤。”

“后宫上,父皇也从未有过宠妾灭妻之举,对母后一直尊敬有加,相敬如宾。比起先帝时期父皇的处境,孤的处境简直是没有更好的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