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.见《三国志》之《董昭传》和《程昱传》。
33.见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记》、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、《三国志·太史慈传》。
34.刘备的五易其主是:公孙瓒、吕布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。
35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。《三国演义》移花接木,让曹操称袁术“冢中枯骨”,是不确的。如果袁术已是“冢中枯骨”,又何必说“吾早晚必擒之”?请参看陈迩冬《闲话三分》、拙著《品三国》。
36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,原文为:“先主未出时,献帝舅(岳父)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,当诛曹公。先主未发。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!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、将军吴子兰、王子服等同谋。会见使,未发。事觉,承等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华阳国志》说:“于时正当雷震,备因谓操曰:圣人云‘迅雷风烈必变’,良有以也。一震之威,乃可至于此也!”《三国演义》的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,即据此改编。
37.陈迩冬先生《闲话三分》说,如果刘备、董承他们“立券书名”是实,而且曹操征刘备就因“衣带诏”一案而起,那么,曹操在俘虏了刘备的老婆、孩子和关羽以后,就不会那么客气了,也不会由着关羽带着嫂子和侄子一走了之了。因此陈先生认为,就连这个“衣带诏”,是不是董承或董承父女伪造,也很难说。吕思勉先生的《三国史话》则说:“董承本来是牛辅的余孽,哪里是什么公忠体国的人?”“就是要除曹操,如何会讨托董承呢?这话怕靠不住罢?”请参看拙著《品三国》。
38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。
39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。
40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。
41.袁绍的讨曹檄文见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
42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。
43.见《三国志·荀彧传》。
44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、《资治通鉴》卷六十三。
45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。
46.见《三国志·贾诩传》。
47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。
48.关于许攸叛逃的原因,有三种说法。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称“许攸贪财,绍不能足,来奔”;《荀彧传》称“审配以许攸家不法,收其妻、子,攸怒叛绍”;习凿齿《汉晋春秋》称袁绍不听许攸抄小路前往许都劫持天子的建议,许攸怒而投奔曹操。
49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曹瞒传》。
50.见《三国志·张郃传》。
51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及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。
52.曹操的一系列法令包括:建安八年八月“诸将出征,败军者抵罪,失利者免官爵”的“己酉令”,“不官无功之臣,不赏不战之士”的“庚申令”,九年九月的“抑制兼并令”,十一年十月的“求直言令”,十二年二月的“封功臣令”,十四年七月的“存恤令”,十五年春的“求贤令”,十二月的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。分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及裴松之注引诸书。
53.请参看田余庆《曹袁斗争和世家大族》。
第三章
1.见《三国志·刘繇传》。
2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,《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。
3.见《三国志·郭嘉传》。
4.据《三国志·孙破虏讨逆传》,孙坚去世在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,孙策去世在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年二十六岁,可知孙策接班时十八岁。据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,孙权去世是在魏嘉平四年(公元252年),年七十一岁,可知孙权接班时十九岁。
5.官渡之战后,曹操两次打算伐刘表。一次在建安六年(公元201年)春,被荀彧谏止;一次在建安八年(公元203年)秋,被荀攸谏止。劝谏的原因,是袁绍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。
6.见《三国志·刘表传》。
7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魏春秋》。
8.以上均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。
9.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和《九州春秋》。
10.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及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。
11.见《三国志·陈登传》。
12.请参看《后汉书·逸民列传》。
13.见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。
14.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。
15.见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。
16.荆州七郡为南阳、南郡、江夏、零陵、桂阳、长沙、武陵,章陵郡则废置无定。
17.以上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。
18.见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。
19.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。
20.见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。
21.孙吴立国五十一年,曹魏四十六年,蜀汉四十二年。
22.本章所述鲁肃事迹,如无另注,均见《三国志·鲁肃传》。
23.此事《三国志·鲁肃传》的说法是“得曹公欲东之问”,曹操的信则见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关于此信的真伪,请参看拙著《品三国》。
24.见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及《资治通鉴》卷六十五。